鹅传染性法氏囊病综合防治方案
鹅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、高密度接触性传染病,主要感染鹅、鸭等家禽。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,病毒感染后会引起鹅出现呼吸道、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,严重时会导致鹅死亡。7~35日龄鹅对本病易感性高,最小发病的为4日龄,最大发病的为110日龄。
本病在群内传播迅速,病程短促,出现症状后1~2天死亡,死亡高峰期在发病后3~4天,发病率为10%~100%,死亡率为10%~60%。各个品种鹅均可感染,当养殖场周围地区的鸡场或与鹅混养的鸡发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后,鹅也可能会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。
本病还可以与鹅病毒性肝炎发生混合感染。鹅传染性法氏囊病广泛流行和发生,其病毒不断扩散,会污染环境,从而在鸡、鸭、鹅之间及其他禽类或鸟类之间相互感染。
鹅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后,会出现喘息、咳嗽、打喷嚏,食欲不振、腹泻、呕吐、行动迟缓、精神萎靡、羽毛蓬松、发热、眼部炎症、水肿等症状。鹅传染性法氏囊病死亡率高、淘汰率高,影响增重,同时可导致免疫抑制,造成免疫失败,使鹅群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加。需要引起养殖户的注意。